律動六的課程轉眼間已經過了一半, 第一次的觀摩課程原定是在上星期, 不過因為瑋將上星期參加安親班耶誕晚會, 因此老師跟所有其他家長, 特別將觀摩課延至這一週, 真是感動萬分; 在這邊也可以看出, 班上不只是小朋友, 連家長交情都不錯 (算是自己貼金嗎?!) 哈!!
剛開始老師先帶了一段親子一起玩耍的單元 ---- 竹竿舞; 小時候玩竹竿舞印象中似乎不難, 只是有時候會被夾到而已, 再加上之前看小朋友在玩竹竿舞時, 拿竹竿的小朋友, 用力敲竹竿的氣勢, 真想逃離現場, 既來之則安之, 就好好參加吧!!
這年紀的小孩讓他們穩定地照著節奏動作, 不管是跳舞還是敲竹竿, 都需要培養良好的身體節奏感; 大家一起從簡單的 一組竹竿, 兩組平行竹竿, 再來到交叉型竹竿, 而且節奏也越來越快, 大家驚呼連連, 最後家長們全躲在旁邊, 只剩小朋友繼續挑戰, 結果還是被瑋將發現硬是推向前去挑戰, 幸好媽咪我的反應算快, 沒被夾到腳, 不過一場長竹竿舞下來, 個個精疲力盡, 但真的玩得很盡興.
接下來可以好好坐下來 "觀摩" 了.
奇怪, 每個人拿著一張布, 要做甚麼把戲 ?!
咦! 套進去了!! 然後呢 ?!
變成毛毛蟲了, 在地上蠕動, 爬高爬低, 因為用布袋套住了, 因此必須運用整個身體的力量才能動, 看起來好像有點吃力, 但小朋友可樂此不疲呢!!
又來了, 身體又鑽進袋子裡, 玩過了.... 不新奇了啦!!
咦! 不一樣囉, 這次是整個身體都包進去了喔, 而且還被綁在裡面了喔~~~~~
完成品, 雖然不好聽, 但媽咪我就是想起新聞說的 袋屍 .
而且不只一個, 有好幾袋, 而且都是由把拔馬麻親手綁起來的喔!!
其實看顏色這麼美麗, 像不像是蟲蛹 ? 原來剛才的毛毛蟲已經進化成蛹了.
隨著音樂........在蛹裡的毛毛蟲..... 慢慢地.... 慢慢地....掙脫.....破蛹而出
在這邊, 也順便藉由這個小遊戲提醒把拔馬麻, 不要 變成 "剪蛹的人", 破蛹 的動作 讓小朋友更勇敢去面對問題, 只有靠自己才能出來, 別人幫不上忙的!! 但是就像影片中 先出來的小朋友, 雖然幫不上忙, 還是可以在一旁加油陪伴, 這就是父母該做的.
結束後每個小朋友必須自己將布袋好好摺起來還給老師, 這可也是學習的一部分喔!!
適逢聖誕夜, 行政老師也應景地扮成聖誕老婆婆跟小麋鹿送禮物來啦, 一聽到禮物每個人都樂著呢!!!
算算在雲門上律動課, 從 3 歲多開始到現在已經 3-4 年了, 每次跟人家聊起來說在雲門上律動課, 大部分的人都會用有點奇異的眼光看一下, 畢竟是男生嘛, 怎麼會去上律動呢 ? 原來大部分的人還是會將 律動跟舞蹈 聯想在一起, 但是不管怎麼解釋似乎都不容易扭轉一般人的觀感, 有時候索性直接回答 玩遊戲的課, 結果引來更大的反應: "那在家裡玩就好啦, 不用特別花錢去那邊玩." 似乎引來更大的誤會.
對於我們家而言, 律動課原本是瑋將很不適應也不喜歡的課程, 當初是因為瑋將幾近於自閉的特質, 因此在一些相關朋友的建議下開始上律動課程的; 我們撐了兩年, 瑋將對於律動課中 要跟其他人一起合作, 學習聽指揮 的部分 明顯不融入 且排斥這樣的課程; 曾幾何時, 突然愛上這堂課, 續班時不需要媽咪們跟他拜託, 自己開心地說要繼續, 三不五時突然扭轉自己的身體製作造型, 更重要的是: 瑋將真的變的比較勇敢一點, 自律性也進步了許多.
律動究竟學得是什麼? 我也說不上來, 但是小朋友真的變了, 如果真的要說, 就是 發現自己, 瞭解自己 吧, 懂得自己以後, 便能 控制自己的行為, 產生自律, 以及增加自己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