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拔公司的公司旅遊, 到中部 2 天 1 夜的旅程; 今年暑假沒空出國, 這也不無小補.
第一天的行程 從台北出發後, 直接到鹿港, 自由活動, 用完餐後, 配合 潮汐退潮的時間, 到 王功蚵田去瞧一瞧.
終於到了鹿港........ 先到 天后宮去看一看. 這次停留的點主要是在老街這一帶, 可惜沒到龍山寺; 但是 天后宮也是一大景點, 據說這可是全台最早從湄州過來的第一尊媽祖.
天后宮廟前廣場, 進香人潮剛過, 現在剛好沒人.
這個 匾的字, 會唸嗎 ? 從右唸到左, 薄海蒙 "庥" (ㄒ一ㄡ), 是保佑的意思, 因為渡海來台, 蒙媽祖保佑平安抵達.
古老的天井, 真像 蜘蛛網........ (阿彌陀佛....不要亂說....)
碑文也要拍照紀念一下.
看一下 歷史悠久的媽祖像, 這可是有其來歷與意義的喔!
但是 瑋將 對媽祖比較沒興趣, 比較以興趣的是 媽祖身邊的護衛 : 千里眼
跟 順風耳. 這兩個 在封神榜年代就存在的人物, 直到 被媽祖收伏; 光是這一段故事, 瑋將 就百聽不厭.
古時候的鹿港圖, 當時 應該港口尚未淤積吧!
接著 往 老街 (瑤林街) 去瞧一瞧. 路過 一文武官下馬之碑, 因為從這邊過去, 就進入 媽祖的領域了.
老街一景.
老街上突然出現這個西式建築, 真怪異. 原來是 公會堂.
這個站牌, 別的地方可就看不到囉!! 可惜時間不夠, 不然很想搭搭看!
運氣真好, 見到了 三輪車, 騎車的阿杯 還會用台語跟你介紹鹿港喔, 好像真的很好玩, 下次一定要試試!!
接著還有半邊井, 是以前人敦親睦鄰的行為, 挖了口井 分一半給外面的鄰居使用; 但是呢....相機沒電了, 所以就看看就好了. 在鹿港老街這邊, 走沒幾步路就遇到一座廟, 而且都是 有歷史背景的喔, 如果要慢慢看得花上一整天; 這次就只是先走馬看花一下, 南鹿港的 龍山寺, 摸乳巷....就下回再來吧!!
這麼趕的行程究竟是為了什麼呢 ? 就是 為了要配合潮汐的時間, 趕到 王功去, 趁著 退潮的時間, 到潮間帶一遊. 這個潮間帶的行程真的很有趣, 搭著 當地的鐵牛車進入潮間帶. 剛好前一陣子 剛跟瑋將 介紹過 潮間帶, 記憶還很新鮮, 看起來夠有感覺.
潮間帶的生態豐富, 鐵牛車阿伯 還協助讓小朋友 看一看 摸一摸 和尚蟹 跟 一些常見植物; "真的耶, 和尚蟹 是直行的, 不是橫行的," 小朋友驚訝不已. 然後就到了潮間帶的第一站 : 摸蛤蜊. 蛤蜊也是潮間帶常見的生物, 它平時是藏在沙下面, 所以眼睛是看不見的, 所以得很認真的把手伸進沙裡, 真的是 摸蛤啊!! 大夥兒都玩得不亦樂乎, 還可以幫晚餐加菜哩!!
第二站 來到了 蚵田, 因逢退潮, 蚵田露出來了, 剛好採蚵去. 蚵仔利用 漲潮時帶來的大量浮游生物當食物, 而日益茁壯.....我們也就可以享用這甜美肥大的 蚵仔. 既然都到蚵田, 怎麼可以不嘗鮮 ?! 當場採蚵, 立刻撥開來吃, 真的很好吃, 先是 海水的鹹味, 接著就是 蚵仔的味道, 一點點都不會有腥味, 嚼了幾口後, 蚵仔的甜味就出現了......真是美味啊!! 我其實不太愛吃 生食的, 幾乎是淺嘗即止, 這一次卻破例多吃了幾口..... ( 其實是吃了一整串的蚵仔啦!!) 有機會到王功一定要試試這 潮間帶的 鐵牛之旅, 除了 認識生態之外, 這 摸蛤蜊 跟 吃蚵仔 都會讓你覺得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