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語, 對於 第一年參加童軍的瑋將而言, 這是一個新的玩意兒, 以前沒有碰過.
為讓活動更有趣, 這回 我們到 大安公園 演練, 換個場子換個心情.
旗語, 顧名思義, 以 旗子方式進行溝通. 首先, 得先來學 旗語的基本元件, 說的很難的樣子, 也不過就是學 1 - 0 10 的數字, 每個數字的旗子位置必須正確清楚.
接著, 開始 旗語模擬學習:
1. 將 整句句子的文字 以電碼錶查出文字代碼, 每個文字由四個數字代表.
2. 一位 在前面 負責 比出 數字 讓對方接收, 一位在後方念出數字與前方比旗語的人.
3. 對方 看著接收 比出之數字, 並 發出 接收正確或錯誤的旗號.
4. 其他人 則根據 收到的數字, 郵電碼表反查出 對應的文字.
說的這麼清楚, 其實演練起來 不是這麼回事, 剛開始 小朋友也是亂七八糟, 光是查電碼表, 就玩上好一陣子; 開始 雙方 收 發 時, 因為 比的位置不夠標準, 收方不熟練 比出之數字, 最後耐不住, 兩邊直接 大喊: "1234, 你有沒有收到?" 對方:"我們收到的是 5678." "是 1234 啦, 我要開始下一個字囉." ... 協助的家長忍不住哈哈大笑, 儘管 一再交代, 真正 收發旗語 是在 兩個 山頭, 不能這樣 喊叫的, 小朋友 還是 忍不住 喊了出來; 不過, 經過 2-3 個 字的 經驗後, 後面就順暢多了, 終於可以進行收發.
瑋將 似乎 覺得這玩意兒有趣, 回家後 還自己 將整個 旗語的做法, 溝通方式, 整理在筆記本上, 同時 畫上圖形說明.
也藉著這次經驗, 順便跟瑋將說明一下, 甚麼是 "通訊" 的觀念, 差點連 protocol, header, footer 都出來了, 是職業病嗎?